15800000001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标识标识牌新机遇

近年来,各地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密集推进,直接带动了城市公共环境中标识标识牌的整体升级。过去以“能看见”为主的简单指示牌,正逐步向兼顾形象展示、信息导视与城市文化表达的综合载体转变,这为标识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和更高的设计要求。


在大量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原有标识系统往往存在样式老化、信息混乱、字体难辨、夜间不可读等问题。改造过程中,政府和物业开始更加重视“小细节带来的大体验”,通过统一楼栋牌、单元门牌、车位编号、垃圾分类提示牌等,让居民在出入口、楼道、院内、停车区等关键节点都能获得清晰直观的导视体验。对标识企业而言,这类项目单体金额虽然不大,但品类多、数量集中、周期长,是非常典型的“细水长流型”市场。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标识标识牌新机遇(图1)

城市更新也离不开商业街区和特色街巷的改造。为了打造夜经济和网红打卡点,城市管理者和街区运营方更愿意投入预算在门头招牌、立体字、景观小品和灯光标识上。与传统单一灯箱不同,新一代街区标识更强调与建筑立面、道路铺装和景观节点的一体化设计,通过连续的导视系统、主题符号和灯光氛围,提升街区整体辨识度和停留时间。


同时,无障碍和适老化要求也被逐步纳入公共标识体系。无障碍坡道、盲道、无障碍卫生间、电梯等设施,需要通过统一图形符号和中英文表述进行清晰标识;在字体尺寸、对比度和安装高度方面,也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和视力不佳人群的使用习惯。部分城市在医院、政务大厅、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所试点触摸式导视、语音提示等新型标识形态,为标识企业提供了从“产品供应”向“系统服务”升级的机会。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标识标识牌新机遇(图2)

在材料和工艺层面,环保与耐久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考量。城市更新项目通常希望标识在 5~10 年内保持较好的色彩和结构稳定性,这对板材、防腐处理、油漆体系、户外墨水和安装工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铝型材结构、不锈钢+氟碳烤漆、UV 打印+覆膜、亚克力+LED 光源等组合工艺被广泛采用,同时也在向模块化、标准化、可维护的方向发展,便于后期更换局部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更新中的标识系统,不再是简单的“招牌拼盘”,而更像是一套“城市级视觉语言”。越来越多项目在前期就引入导视规划与标识系统设计工作,由专业团队根据功能分区、人流动线、建筑风格和城市文化梳理整体方案,再由标识企业进行深化加工和落地实施。这种从“后期配套”转为“前置参与”的变化,正在重塑标识企业在项目中的角色和话语权。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标识标识牌新机遇(图3)

总体来看,城市更新为标识标识牌行业打开了一个兼具体量与品质要求的增量市场。对于有意深耕该领域的企业而言,关键是提升方案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在理解城市治理需求的基础上,提供兼具形象、美观、易维护和性价比的综合解决方案,从而在新一轮城市更新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